Sections
Text Area

反思和觀感


這部分直接列出部分具代表性的受訪者的言論,表達他們對新冠疫情的反思和觀感。這些看法可讓機構決策者明白特定措施的影響,有助他們制訂出未來推動可持續發展和提升公眾整體健康的政策。

Left Column
Text Area

Right Column
Text Area

 

 

害怕出門

"現在我對出門的目的地非常挑剔,以前我不太理會要去哪兒,只要可以工作和吃飯就可以了,但疫情改變了我。疫情初期人心惶惶,我有一陣子不願意出門,我真的很擔心自己的安全,所以變得比較在意自己要去的地方。"

Left Column
Text Area

Right Column
Text Area

 

 

不願出門

"以前社交生活繁忙的時候我會參與多於四人的聚會,但疫情來襲後,我絕對不會參與這類聚會。起初聚會人數上限還是四人的時候,大家還是比較放鬆,會舉辦少於四人的沙灘清潔活動,但當人數上限減至兩人,並推出社交距離限制和口罩令後,大家都變得不願外出。"

Left Column
Text Area

Right Column
Text Area

 

 

時常洗手

"新冠疫情前我很少洗手,但疫情後我開始一回家就洗手,這已變成我的恆常習慣。"

Left Column
Text Area

Right Column
Text Area

 

 

不願外遊

"從我的經驗而言,外遊是痛苦的考驗。我個人來說覺得入境香港是出乎意料地難受,相信很多人也有同感。想要進入另一個國家或純粹外遊也可以讓人這麼不安,所以我決定了避免在區內旅遊,不想再承受這種壓力。"

Left Column
Text Area

Right Column
Text Area

 

 

更加關注環境

"個人而言,由於喜歡收聽有關人畜共通傳染病的網路廣播節目,我越來越關注環境,並驅使我花更多心思了解新冠病毒為何會出現,以及未來會否再現疫情。我明白到大面積砍伐森林與動物入侵人類社會的密切關係。"

Left Column
Text Area

Right Column
Text Area

 

 

刺激經濟措施

"經過一輪反思後,我完全同意政府應把預算多投放在有需要的人身上,而不是單單試圖刺激消費。政府正鼓勵已經擁有經濟資源的人花費更多,而不是直接援助最有需要的人,這點值得關注。政府支出應優先投放在有需要的人,而不是分散到整體社會當中。不過,我明白刺激消費有一定道理。"

Left Column
Text Area

Right Column
Text Area

 

 

「選擇性」執法?

" 整件事其實頗為虛偽,我還記得家庭僱工在周末聚集時發生的事情。有關當局時常叫他們散開,某些人也是這樣群聚,但完全逃過執法。"

Left Column
Text Area

Right Column
Text Area

 

 

「選擇性」執法?

"回想起來,我十分詫異於執行檢疫時的雙重標準。身為空中服務人員,我一定要嚴格遵守檢疫措施,但近日的事件卻令我質疑政策背後的理據,例如妮歌潔曼抵港時獲豁免檢疫。她比我們對新冠病毒更有免疫力嗎?我實在難以理解這些矛盾背後的邏輯。"

Left Column
Text Area

Right Column
Text Area

 

 

網上購物造成更多廢物

"回想起來,我承認網上購物造成更多廢物,尤其是包裝和運輸方面,我需要也樂於處理這個問題。"

Left Column
Text Area

Right Column
Text Area

 

 

加強意識和行動

"為防止被棄置的口罩可能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傷害,我開始綁緊口罩。我看了一篇文章,內容指出鬆開的口罩可能會不經意間流入海洋。如海洋生物吃到的話,會有損健康。"

Left Column
Text Area

Right Column
Text Area

 

 

可以無線上網後失去了真正的假期

"疫情大幅改變了我們很多人的工作方式,當中包括在家工作。現在一切都可以上網解決,我們只需要手機就可以檢查電郵或遙距工作。當我們想要在香港放假,可能仍需工作,或難以跟工作切割。相反,如果在外國,因為不能上網或其他物流限制,我們可以較容易真正放假。"

Left Column
Text Area

Right Column
Text Area

 

 

持續封關令人身心俱疲疫

"情期間沒有真正的假期,十分影響心情。我身心俱疲得難以繼續生活,我不認為香港會在不久將來開放,也沒有假期可以期待。我不能預訂半年後的機票,但我需要有可以期待的目標。「期待」對我的心情來說十分重要,也讓我可以繼續努力工作等等,那種感覺十分棒,但完全被疫情破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