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s
Text Area
新常態—疫情下的行為變化
Left Column
Text Area
Right Column
Text Area
為要了解COVID-19如何改變人的行為和價值觀,我們從多媒體網絡上收集大量資訊及進行分析,並彙編了《新習慣和價值觀念清單》,觀察香港公眾和在不同機構中所出現的價值觀和行為變化,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UN SDG)下的各項目標和子目標作出對應。
本《清單》是香港科技大學環境研究所(IENV)及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部(ENVR),在香港何鴻毅家族基金會支持下進行的研究的一部分,旨在了解大流行期間香港人的行為和價值觀發生了什麼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可持續發展和環境破壞後的復原力有何影響。 這些變化按照與香港 COVID-19 情況的相關性進行排名。 此《清單》有助我們就著與可持續發展目標關鍵指標相關的習慣驅動行為模式制訂基線數據的工作,亦有助我們準備一連串的(1)審議指南/簡報資料,以及大型民調的訪問及討論材料(2)。
我們在彙編《清單》的過程中發現,在75 個最終排名中位列前15 名的,主要來自四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SDG8(體面工作和經濟増長)、SDG1(無貧窮)和SDG10(減少不平等)。 這些可持續發展目標反映了這場流行病對人類健康、本地和全球經濟的影響,以及對弱勢和受歧視社區的不成比例的影響。 以下是供我們反思和進一步調查的一些關鍵觀察(「新常態」)。
Text Area
10大行為轉變
Left Column
Text Area
Right Column
Text Area
6. 在線學習意欲下降
相關之可持續發展目標:#4
在面授課堂轉為線上授課期間,學生普遍認為在線學習的體驗低於平均水平、學習滿意度低。 此外,部分貧困學生甚至因為缺乏相關科技產品/服務(例如計算機、平板電腦或快速固網寬頻)而無法完全跟上在線課堂的進度。與此同時,在線上授課的政策下,90% 的教師表示他們的課堂無法跟上既有進度。